阴历蒲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,端是“劈头”、“初”的乐趣。初五可能称为端五。阴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筑寅,仲春为卯,按序至蒲月为午,因而称蒲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别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、重午、午日,另外少许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蒲月节、艾节、夏节。从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睹于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端午节是我邦汉族黎民的古板节日。这一天必不行少的营谋逐步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听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祝贺屈原,因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命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祝贺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听说是为了压邪。
时至今日,端午节仍是中邦黎民中一个相称通行的谨慎节日。端午节现为邦度法定节假日。假期为一天。邦度绝顶注重非物质文明遗产的庇护,2006年5月20日,该风气经邦务院准许列入第一批邦度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。